首页 > 业内资讯 > 明明是假的,VR如何骗过你的大脑?

明明是假的,VR如何骗过你的大脑?

时间:2016-03-31 | 来源:互联网 | 阅读:80

话题: VR设备 VR

知觉重构

婴儿在生下来通过视觉来学习外在世界的表征,在大脑皮层建立映射,当盲人失去了这种视觉联系,还可以通过舌头或者其他任何可操控的神经,重新建立感官的适应,大脑皮层进行一一对应,就“看到了”东西。

另一个例子,让你戴上upside down的眼镜,你看到的是完全颠倒的世界,不用多久你就可以适应这种方式。这样你在VR中生活了一段时间,你就真分不出哪里是真实,哪里是虚幻的世界了。

知觉重构的关键

1. Tracking

通过两个相机来看你的动作。

kinnect,相机,运动传感器。

可穿戴的手套,马甲,指关节有磁铁感应

红外线来扫描,知道你的身体状态

Eye tracking技术来判断性感女生

记录用户行为数据,眼球运动产生热力图,比如上课的注意力停留,知道哪些学生听懂了,哪些学生开小差。

2. Rendering

渲染关键是把眼前的世界去做不断更新。

我们玩3D游戏的话每一秒更新30帧,最起码到每一秒到75帧,像Oculus、HTC可以到90帧,索尼的PS可以达到120帧。当渲染速度跟不上大脑加工速度就会眩晕,产生晕动症。在比如说耳朵里面也有传感器来感知速度和方向,如果视觉告诉你在跑,而听觉没跟上,会导致失联。

稍微转动脑袋,你专门感受运动的前庭器官,对应上了视觉上的平移视差,完全符合了你对于这个世界的认知模型。当这些对应关系的延迟足够低(20毫秒以内)时,你的大脑就混乱了,将这些虚拟的人造信号认知为真实世界的一部分。这就是虚拟现实和之前所有媒介的最大不同之处。技术难点是生产速度跟不上,比如你头转一下,就有延迟的感觉,这里可以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去做预测。有一种办法在头显上加摄像机,随时记录外界信息,这样去更新你眼前的景象。

3. Display

把你的眼前遮住,让你跟现实区分开,当你戴上头盔呈现90度-180度。在可视角度、像素密度、动态范围、图像质量、可变焦距都有非常大的上升空间,而伴随着这些参数的改进,工业设计和体积也会得到升级。这些上升空间有多大呢?假设我们希望显示质量和你桌子上在正常视距下的普通显示器一样,那么VR的单眼分辨率至少要到5k×5k。


湘ICP备2022002427号-10湘公网安备:43070202000427号
© 2013~2019 haote.com 好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