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交所及深交所也为企业融资担当了不同的角色,前者更着重于处理大型企业的上市融资服务,后者作为新兴行业集中地,则更重于扶持中小型、知识性及成长性企业。相比起沪港通可投资的股票主要集中在重磅蓝筹股及市值较大的股份,深港通除了同样涵盖两地的大价股,还纳入了中小型股份及部份深圳创业板股份,包括以科技为主导的公司,股市对外开放的程度大幅增加,也符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十三五规划中提到要推动向新兴产业经济转型的大方向。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形容,沪港通为深港通的出台打下了基础,也提供了一些思路,如何能做得更好、更有效,让市场在自愿配置中起到更大的作用。
短期VS长远影响
从短期来讲,“深港通效应”肯定比“沪港通效应”来得小。
要知道,沪港通是从无到有的突破,而深港通只是沪港通的优化升级版,再加上深港通今年数度传出开通,包括3月两会前及7月1日等纷纷都被热炒,市场早已有了充足的心理准备。
如果进一步分析沪港通和深港通推出前后的背景细节,可见沪港通推出前后,正值部份A股蓝筹股股价低于H股价格之时,而作为占比重大、最具投资价值的目标,蓝筹股的炒作当年带动了指数上扬,引发牛市行情。反之,现时深交所上市股票的本益比并不低,很难引发市场对深港通概念股持续性的炒作,更难以引发大幅上涨的行情。
再者,香港与内地股市机制差异、人民币贬值、环球经济不稳定影响外来投资者投资情绪等等的因素,短期内都有可能影响深港通的成效。
不过,从宏观及长远而言,沪港通及深港通的实践,不仅仅能为香港带来长期投资资金,改善香港股市估值偏低的情况,更有助于人民币进一步走上国际化,实现中国股市与全球其他股市兼容对接,更是推动A股未来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的重要工具,对内地和香港两地市场都利多弊少。
有专家形容:“如果港股直通车是试水温的工具,QDII和QFII是实验产品,那么沪港通和深港通就是改革的真正实践体。”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被问到深港通获批推出后市场反应不理想时就反问道:“为什么大家会认为不理想?用‘洪荒之力’盼来的好东西,总要先喘口气休息一下才再下一城,不着急,慢慢来,这是一个长征!”
湘ICP备2022002427号-10湘公网安备:43070202000427号
© 2013~2019 haote.com 好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