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内资讯 > 豆瓣十年:一亿文艺青年在一起,就成了风格

豆瓣十年:一亿文艺青年在一起,就成了风格

时间:2015-03-21 | 来源:互联网 | 阅读:167

话题: 豆瓣

豆瓣红人杜边生在豆瓣上做化妆品的生意攒足了关注量。2009年到2013年之间,他生活里几乎全是豆瓣的人,从工作上的合作伙伴到朋友再到女朋友。“我在豆瓣上卖香水,同时因为个人对阅读和写作的喜好,也会做很多不同香料的考证,香调表的翻译,这样吸引了很多有审美趣味的买家,他们很认同我,黏着度很高。我的项目都是从豆瓣上来的,朋友也基本都是,我对它的认同感非常高,可以说它改变了我的人生。”

“从小众到大众,失落与释然”

从创始者到豆瓣团队,没有人认为豆瓣的定位是小众的。从前“小众”的印象,只因豆瓣早期受关注度和传播范围比较小。对于团队来说,大众化意味着豆瓣走向了多元,步入了黄金时代。

就像是一个定律,当任何一个凝聚着高度文化身份认同感的小圈子经历大众化过程时,总会伴随着早先身份认同的失落。豆瓣——或者说文艺青年群体——也不例外。那么,对于早年对于豆瓣有着高度身份认同感的文艺青年来说,豆瓣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了吗?

曾经非常依赖豆瓣的影评人吴泽源在几个月前注销了豆瓣。豆瓣曾经对他的电影素养影响很深,他经常在豆瓣上和很多志同道合的电影爱好者分享冷门资源,观影交流,线下聚会。

但如今他感到豆瓣干货在变少,碎片化了,江湖化了,人们不再像以前那样大家在认真表达和交流了。所以他也不愿再在上面浪费太多时间了。

昔日的豆瓣红人柏邦妮也不再那么频繁地登录豆瓣了,只是偶尔上来查查书和电影。最让柏邦妮感到伤心的,是这两年豆瓣上一个线上活动——投票选出长得最丑的女作家,她也被列在投票名单中。这让她感到,豆瓣调性已经不再指向精神向度了。“感觉以前那种以书识人、以影识人的风气越来越弱了。以前有人找我都是聊文学聊艺术,后来找我的人开始聊商业合作,商业氛围越来越浓。现在的影评、书评公信力也比以前下降了,有些影评只是取个危言耸听的标题,里面都是谈情感的。我没耐心看,也不想写来分享了。”


湘ICP备2022002427号-10湘公网安备:43070202000427号
© 2013~2019 haote.com 好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