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内资讯 > 国产手机一边作践自己,一边贬低别人

国产手机一边作践自己,一边贬低别人

时间:2015-06-12 | 来源:IT之家 | 阅读:103

话题: 国产手机 互贬 乐视 小米

小米本来好好的一场发布会,却招致了乐视与其的一场口水战,并引来各路水军及业内的跟风和观战。好似双方都为自己营销了一把,但细细想来,对于市场和用户而言却将自家的软肋暴露无遗,其实质更是一场互贬。

提及互贬,除了上述小米与乐视之外,近期360新近成立的奇酷公司发布的399元的大神F1 Plus智能手机也从产品和价格上着实贬低了小米的红米2A。不过让我们感到不解的是,即便是未来奇酷公司不靠硬件盈利,但在配置和体验上均要高于红米2A,为何非要比人家价格低呢?难道同等的价格就没有竞争力了吗?至少同等的价格可以让奇酷少在硬件上赔些钱,甚至是挣钱,这难道不是一个商业企业基本的诉求吗?由此看,还是对于自身产品及品牌在市场和用户中的影响力的信心不足所致,所以奇酷的这种做法,在贬低对手的同时,其实也在不经意间贬低了自己。

类似的效应同样发生在乐视的身上,即其引以为傲的所谓打着惠及市场和用户的招牌,在手机行业公开BOM成本,迫使行业竞品纷纷降价应对。不知乐视是否注意到,被迫降价的几乎都是中国相关的手机企业,当手机产业几乎100%的利润均被国外的苹果和三星收入囊中,中国手机产业及厂商艰难生存之时,你的这种做法,在贬低整个中国手机产业价值的同时,也是对于自身手机硬件和品牌的贬低吗?毕竟乐视在发布手机时,打破工艺边界,无边框ID,全悬浮玻璃,全金属一体化机身等的宣传让市场和用户觉得乐视手机超越了苹果,但怎么到了体现这些超越苹果价值的价格时,却大相径庭呢?

如果说上述乐视、奇酷的做法更多是在贬低对手的同时不经意贬低自己的话,近期联想、中兴等这些传统手机企业做法更倾向于自贬。

例如联想通过移动业务高层的换人,力挺自己神奇工厂,并在随后大肆宣传神奇工厂及相关产品的独立性,而作为联想本身的品牌似乎成为了造成其手机业务增长不利的瘟疫。同样中兴也宣布其努比亚品牌独立,也是竭力扯清与中兴的关系。不过我们在此想说的是,联想、中兴的手机业务能够走到今天,靠的就是母品牌的产品和品牌的影响力。而从未来看,这些独立出的品牌要么刚刚起步,前途未卜;要么对于自身整体业务的贡献微不足道,在这样的现实之下,如此急于划清与母品牌的界限,不仅有前面所说的贬低自身已有品牌和产品的价值之嫌,还有可能在实际发展造成自残,结果是自毁长城,两败俱伤。为何我们企业之间如此擅于互贬和自贬?


湘ICP备2022002427号-10湘公网安备:43070202000427号
© 2013~2019 haote.com 好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