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内资讯 > 饥饿营销 “抢”手机还要维持多久?

饥饿营销 “抢”手机还要维持多久?

时间:2015-08-05 | 来源:腾讯数码 | 阅读:200

话题: 抢购 饥饿营销

2、有意为之:控制发货数量

除了真实存在的供货不足问题,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也有厂商将其定义为营销策略。通过这种营造出来的供不应求局面以此提升产品的受关注度与销量。

举个例子可能更好理解一点,比如一款手机的初期定价很低,甚至实际低于成本价格或是与成本价格持平了,这样就导致初期如果大量发货的话肯定赚不到钱。此时厂商会选择“控制发货量”的方式等待上游元器件价格下跌或充足之后再放开供货。更有甚者做法会比较极端一些,他们会将为数不多的货源集中发往传统的线下渠道来加价出售。量如果上的去,获得利润也是相当可观的。

志存高远的手机厂商在经历产能爬坡之后往往会逐渐加大供货力度,然而借助小伎俩来营销的厂商就算是通过降低运营风险的方式在短期内生存下去,但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用户会有耐心陪你一直玩文字游戏吗?

黄牛牟利,看不见的“暴力”

谈到“期货”最脱不开干系的要属黄牛了。这帮见缝插针的人不光追随iPhone,现在也喜欢依赖那些打着高性价比的国产手机来牟利。一般所说的黄牛分为两种:一种是官方派来的黄牛,一种是民间自发的黄牛。两类人都是通过抢购囤货来牟利。

他们通常是在产品发售当天准时抢购,能抢多少抢多少,然后把抢来的手机加价百元卖给线下实体店,而且黄牛并不会选择把抢来的手机卖给淘宝或水货经销商,因为那里的假货很多,真货并没有价格优势。在这之后实体店会再以高过产品定价几百元的价格将产品售出。可想而知,当你愤怒的在电脑前砸着键盘抱怨抢不到手机时,殊不知又有多少人在背后干着见不得人的勾当。

这其中的隐患不言而喻。一些手机厂商产品的定价虽然极具竞争力,但实际上用户在线上是无法第一时间抢到货的。而通过第三方渠道购买基本也都是要加价几百元来购买,那么此时还有什么资格谈高性价比呢?归根结底还是手机厂商对于加价售卖产品的限定措施并不完善,让黄牛或分销商从中钻了空子,用户难免吃了哑巴亏,这也难怪厂商被别人套上“期货”的帽子了。


湘ICP备2022002427号-10湘公网安备:43070202000427号
© 2013~2019 haote.com 好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