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内资讯 > 京津冀8月1日取消漫游费,为什么用户不知?

京津冀8月1日取消漫游费,为什么用户不知?

时间:2015-08-27 | 来源:新浪博客 | 阅读:172

话题: 漫游费

再来两个教训深刻的“插曲”:

5月,宁夏工商局对电信、联通、铁通垄断案的《中止决定书》,三大运营商自认宽带必须捆绑固话垄断,包括大量ADSL用户。ADSL宽带是固话延伸,捆绑有道理,同样被打。

国家发展改革委2015/06/02:《云南省通信管理局违反《反垄断法》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被依法纠正》。由于2009年三大运营商听省通管局的话,达成《云南基础电信运营企业规范各类赠送活动的协议》,2011年6月,进一步细化了违规行为的解决流程,三大运营商被罚款1298万元、铁通公司也参与达成但未实施,被罚款20万元。

以上例子表明,通信圈的监管和传播都有明显问题。企业在干政府的事,政府在干企业的事,可双方都没向媒体和用户说清楚。企业还因为听政府的话,在云南被罚了1300万元。

以“京津冀取消手机漫游费”为例,运营商资费调整的流程大致应该是:制定政策--技术实现--公开、通知用户--正式开始实施。只有走过了前三个环节,才能开始正式实施,怎么会出现,1日实施,23日媒体和用户才知晓呢?这期间出现的计费疑问,该如何解释?这还能叫透明消费吗?有知情人称,这是有关部门不让说,我就奇怪了,媒体和用户问客户或营业厅,难道都瞎回答吗?那每一分钟电话,可都是用户付钱,且计费结果很快会反映到用户的实时花费上的。

再以“流量不清零”为例,两三年前,已有多次论证,基本结论不是“流量不清零”不对,而是套餐内资费到期“清零”是制定原套餐的基础,需调整的是:套餐外标准资费过高以及套餐的灵活性不够,但为什么这种专业观点,没有能推动运营商资费优化,也没能象“流量不清零”那样传递到国务院那里呢?

将所有资费的定价权全部交给运营商,却又直接干预运营商资费的调整,导致了信息不透明,资费混乱。

文中所述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好特立场


湘ICP备2022002427号-10湘公网安备:43070202000427号
© 2013~2019 haote.com 好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