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内资讯 > 国内虚拟现实设备现状:在低端市场陷入泥潭

国内虚拟现实设备现状:在低端市场陷入泥潭

时间:2015-09-06 | 来源:网易科技 | 阅读:77

话题: IFA2015 虚拟现实

其二、山寨厂商的成本控制优势。虽然各个厂商都为自家的产品开发了独立的APP,其实不同的眼镜盒子和APP之间是可以互相兼容的,这便给山寨产品提供了滋生的空间。暴风等公司的爆款产品离不开“烧钱”,而山寨产品的低价却源自产品控制,毕竟是纯粹的硬件制造,直接省去了软件开发成本,在内容上的投入也等于零。

其三、用户的尝鲜心理。正如当初对智能手环的推崇,几乎没有消费者把VR眼镜盒子当做“产品”来看,花几十块钱从淘宝上淘一个VR眼镜,简单体验下虚拟现实的场景感受,而后发发朋友圈吐槽几句,便把这些VR眼镜遗弃在了角落里。不少人甚至是在盲目跟风,毕竟在媒体和研究报告那里,虚拟现实被吹捧为下一个万亿市场,有着明朗的市场前景。

在虚拟现实的产业链和标准成熟之前,不可避免的要在成本和体验中摸索权衡,而理智的企业多是试水和观望。股市重挫之后,风投们都开始谨慎起来了,虚拟现实的整体市场依然偏冷,国内的VR产业或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停留在眼镜盒子上。

无Demo不内容

一位内容开发者对比国内外VR硬件产品时,将其比作国产车和进口车的区别,而在内容开发上,原本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可如今国内外的差别也越来越大。

就目前而言,国内不乏优秀的VR内容开发者,TVR、超凡视幻、追梦客、K-Labs、上海天舍等都算上国内比较知名的VR游戏创作团队。正如前面所说,国内甚至国际VR产业都没有统一的标准,由于软件的相互兼容,国内鲜有硬件厂商在内容上烧钱,不管是PC级VR还是眼镜盒子都内容的需求都停留在demo上。

据了解,目前开发一个demo产品的价格在10万到20万之间,不少开发者靠外包维生,当然自己也会做一些研发性质的demo。除此之外,一些开发者反映更愿意更倾向于和国外院校或平台合作,一是需求比较明朗,二是收益会相对高一些。国内优秀的VR游戏团队都在尝试与oculus等平台进行合作。而对于国内譬如87870.com、旮旯等开发平台,一些团队表示他们做的“很大”,但合作与否仍在观望。


湘ICP备2022002427号-10湘公网安备:43070202000427号
© 2013~2019 haote.com 好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