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内资讯 > 创业融资造假调查:80%都在说谎

创业融资造假调查:80%都在说谎

时间:2015-09-08 | 来源:互联网第一猎 | 阅读:195

话题: 互联网第一猎

腾讯科技 余一 相欣 8月27日报道


这是互联网最好的时代,优秀投资者、创业者层出不穷,日新月异改造着各行各业,但这些精英们,却在同一个简单的谎言面前无能为力。


夸大虚报融资金额,正成为创投圈公开的潜规则,并在外界不痛不痒的批评声中愈演愈烈。


“80%以上的创业公司都会虚报融资,人民币变美元,融资金额乘以3倍5倍太平常,甚至乘以10倍的都大有人在,而把根据业绩情况分阶段到位的投资变成一次性融资更是普遍做法。”诸多接受腾讯科技采访的创业者承认。


多位投资圈人士则向腾讯科技声称,国内科技公司中实际融资额能达到1亿美元以上的少之又少,A轮融资真达到1亿人民币的公司2015年也很难超过15家——事实上,据腾讯科技统计,目前A轮对外宣称融资亿元及以上的公司至少有60家,其中的水分不言而喻。


此前业内讨论较多的争议案例,包括C轮融资1亿美元的辣妈帮的实际融资金额可能仅在3000万美元左右,B轮融资2500万美元的拉勾网实际融资金额可能只有900万美元等等。腾讯科技注意到,辣妈帮的C轮融资领投方唯品会,作为上市公司,并未在任何公告中披露这笔金额应在千万美元级别的交易。


困难在于,对于外界而言,要想掌握创业公司融资造假的证据困难重重。在当下的浮夸环境和风气中,所有创业者、投资人都已裹挟其中,身不由己。很多创业者向腾讯科技坦言,自身或多或少存在虚报金额的行为,但他们显然不会愿意提供详细数据和证据,而相关投资方,也完全没有“大义灭亲”的动机。


不过,近期全球资本市场持续动荡,风险蔓延或将逐渐逼出创投领域的融资泡沫。创业公司此前通过虚报融资把自己的估值拔高到夸张地步,但在融资趋紧、投资人愈加谨慎的趋势下,如果公司本身业务和产品不够过硬的话,恐怕很难再找到下一轮融资。资本冷却阶段,那些估值虚高的创业公司很可能被打回原形。


亿元融资成造假重灾区


真格基金创始人徐小平将融资造假描述为“行业内的一种新默契”。“中国商业文明真要达到实话实说、形成人人恪守的底线,还得要若干年。”徐小平告诉腾讯科技。


湘ICP备2022002427号-10湘公网安备:43070202000427号
© 2013~2019 haote.com 好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