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内资讯 > 调查:超八成大学生网购被骗,过半放弃维权

调查:超八成大学生网购被骗,过半放弃维权

时间:2015-09-10 | 来源:半岛都市报 | 阅读:51

话题: 维权 网购

对策

校方官方多宣传维权意识要加强

一方面是大学生网购活跃度的极大升高,另一方面是遭遇侵权后的束手无措,大学生的网购消费维权路就此走进了“死胡同”吗?市消保委分别向校方、官方、大学生自身和学生家庭等多方面提出对策。

针对校方,市消保委建议,高校要加强对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的调查研究,组织举办多种类消费维权宣传活动。同时,利用在校团委、校学生会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打造出一条维权渠道,让学生针对维权问题随时留言、提问。一般大学里都有学生会,消保委特别建议对学生会消费维权相关工作人员开展专题培训,提高校园维权工作人员的素质。

针对官方,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定期定点在校园发放消费维权方面宣传册、开设假冒伪劣对比宣传台、举办专题活动等形式普及维权知识。行政部门依托企业信用信息公示平台加强对网络交易平台及网商的信用管理。有关职能部门建立网络交易商品定向监测机制,通过行政抽检及比较试验等多种方式,强化对消费者日常关注的重点商品进行质量监管。

对于大学生自身,市消保委建议,要科学理性消费,日常消费要考虑到家庭的经济状况,学会对自己的每项开支做出预算和记录,努力树立节约消费和适度消费的观念,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同时,要增强消费维权意识,大学生已经开始慢慢地融入社会,要学会从我做起,增强法治观念和消费维权意识,在遇到侵权时敢于积极利用法律等各种有效方式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从数据看问题

89.19%网购时曾被坑

与消费经验更为丰富的有收入人士相比,还在“象牙塔”里的大学生们网购时遇到的纠纷和困难更多。根据此次调查数据,有89.19%的岛城大学生表示,在拆开快递见到商品实物的一刹那,感觉被“坑”了。

在众多被“坑”因素中,“商品与商家描述不符”是岛城大学生最大的不满。调查显示,64.65%的大学生收到过“实物与网络描述不符”的商品;其次,56.93%的学生买到过“存在质量问题”的商品。因“给卖家差评而被骚扰甚至威胁”的人数占比23.20%;因“商家违背承诺不能在七天内无条件退货”而不满意的占14.22%。


湘ICP备2022002427号-10湘公网安备:43070202000427号
© 2013~2019 haote.com 好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