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内资讯 > 广电总局再出手,网剧严审马上有

广电总局再出手,网剧严审马上有

时间:2015-09-16 | 来源:百度百家 | 阅读:172

话题: 广电总局

再说最为明显的情况。趋利是资本的天性,当市场上有一种套现的模式,自然会引起资本的角逐,这也是市场的缺陷。既如此,当一种类型的影视剧或娱乐节目火了之后,总局应该立马着手开始为其降温,规避有限资源的浪费。

可惜,总局总表现的太笨拙,然后又来为自己的笨拙洗地,于是呈现于公众眼前的,就是一系列的谍战剧,一系列的宫斗戏,一系列的相亲,一系列的找爸爸,一系列的真人秀,然后每一个系列背后,都会看到总局那笨拙的身影。

“程序正义”缺乏妥善考量

以影视剧的审核为例,据媒体报道,审片人员构成复杂流动,一般以主流媒体退休领导、大学老师、广电系统在编工作人员为主,有剧就轮流随机抽取有空的专家们审查。陈佩斯就曾透露,内地电影审查人平均年龄超过60岁,思想比较保守。

很难想象,“唯一不变就是变化”的时代,当马云、李开复等创业者、创新者都天天在揣摩90后、95后乃至00后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的时候,审片人员的价值观念却依旧停留于上个世纪,审片流程居然还如此粗糙。如此一来,又如何保证影视剧的创意不被不合时宜的审核框架给抹灭?

另外,那些个“隐形规定”,要么显性化、规范化,要么就干脆祛除。“主人公不能太花心,小三不能有幸福”、“80后未婚生子情节一律绕道”、“有犯罪就必须有警察,自杀情节不能是社会原因”、“校园内不能有早恋,不能有暴力;政治剧贪腐剧一律不用真实地名”……有些为宣扬正确的价值观,有存在必要,但有些规定则属典型的自欺欺人,甚至是无视社会问题。

现实生活远比影视剧复杂,何况如鱼饮水冷暖自知。个人的痛楚,社会的悲伤,真的是一片和谐的荧幕所能掩盖?

也正是因为行动的“程序正义”欠缺足够的考量,只见总局往往会自己啪啪的打脸,公众也才会为武媚娘的“胸”苦恼,会为“裤裆藏雷”、“手撕鬼子”等咆哮——究竟是个什么鬼?


湘ICP备2022002427号-10湘公网安备:43070202000427号
© 2013~2019 haote.com 好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