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程 > 低头族们,你患上了手机分离焦虑吗?

低头族们,你患上了手机分离焦虑吗?

时间:2015-09-17 | 来源:百科知识 | 阅读:91

话题: 手机分离焦虑症 低头族

无疑,手机会令人们分心。当人们在做一些不需要手机参与的事情时,手机的出现是一种干扰。反之,手机不在身边,也会令我们手足无措。以前,心理学研究的分离焦虑集中在儿童身上。小孩子从母亲或者其他抚养者那里获得食物、保护和关爱,所以孩子对母亲产生依恋,如果分离,就会产生分离焦虑。如今,手机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另外一个依恋对象。心理学家认为它满足了我们三方面的心理需要:效能感、自主性和归属感。如果跟它分离,我们会出现手机分离焦虑。

手机在场效应

当人们在开车、走路、工作或学习的时候,同时使用手机必然对人们正在做的事情是一种干扰。但是,我们在这里要谈的不是使用手机带来的干扰问题,而是“手机的出现”对我们的干扰(即便我们并未使用手机),可以简单地称这种现象是“手机在场”现象。

英国埃塞克斯大学的研究者招募了一些志愿者来参加一个手机在场效应实验。实验是两两进行的,研究者让两个人把所有个人物品留在另一个房间寄存后走入一个房间里。这个房间有一个书桌和两张椅子。如图所示,1代表手机;2代表书桌上的一本书;3代表椅子。两个人坐在椅子上进行10分钟的谈话。谈话内容是过去一个月里发生的有趣的事情。谈话完之后,研究者将测量志愿者感觉到的与谈话对象的关系质量和亲密度。当然,有一半志愿者在谈话时,书本上放着手机,而另一半志愿者谈话时,书本上没有手机。这部手机是很普通的手机,看不出是什么牌子的。

实验结果发现,当有手机放在书桌上时,谈话者感受到的双方关系质量和亲密度都相对低。后来,研究者重复了一个类似的实验,结果跟这个实验一致。这表明,手机在场会影响人们的人际关系。虽然手机是通过什么来影响人们面对面交谈的效果,但是它的影响被认为是确定无疑的。

在手机上发现的这些现象似乎不是新事物。因为早在1965年,心理学家扎荣茨就发现,当有其他人在场的时候,人们的生理唤醒更强,因而人们在简单的任务中表现更佳,但是在困难任务中表现受阻。小孩子在做简单的数学题时若感受到自己父母在关注着他,那么可能他会做得更好,但若是在做奥数等对他来说有难度的题目,那么他会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手机扮演了一种“他人在场”的角色。


湘ICP备2022002427号-10湘公网安备:43070202000427号
© 2013~2019 haote.com 好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