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内资讯 > 封闭VS合资:重塑网络安全产业链

封闭VS合资:重塑网络安全产业链

时间:2015-10-10 | 来源:信息安全D1net | 阅读:132

话题: 信息安全D1net


2015年9月30日,紫光集团宣布以38亿美元入股美国西部数据公司,成为第一大股东,迈出了存储芯片领域的第一步。紫光不久前还被曝光,其计划出资230亿美元收购中购美国存储芯片制造商美光科技,但该消息仍未被证实。


国产IT产业链成长


中国企业一直在寻求引进包括美国在内的先进信息技术,而与此同时,中国信息化建设和服务高达数千亿美元的市场,无疑是美国企业争夺的重点。它们也在改变进入中国的合作方式,近年开始尝试小步开放部分技术。


2014年,IBM向中国开放Power核心处理器技术,IBM颇具盛名的大型机、小型机均采用这一核心技术,除此之外,IBM还向国产IT企业华胜天成、南大通用授权了数据库Informix的全部源代码。同时,IBM还将中国战略从过去多年的“Made for China”转变为“Made with China”。


不过,开放源代码的目前只有IBM一家。其余美国IT公司更多选择了与国企合资这条路。


今年9月下旬举行的的中美互联网论坛期间,思科与浪潮信息宣布成立合资公司,其中浪潮占股51%。双方首期出资1亿美元,合作范围主要包括网络、数据中心建设、云服务、物联网等领域的产品及技术。同时,微软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电科”)也宣布展开合作,为中国的政府机构和关键基础设施国有企业专业领域用户,提供操作系统技术与服务。此外,HP在今年5月将全资子公司华三通信51%的股份出售给紫光集团。


外企寄希望于和国企合作,打开市场大门。但需要指出的是,这些国企与中国企业之间的合作更为紧密,国内已经成立多个“信息安全”相关的产业联盟推进合作,企业之间的资本合作也开始出现。2015年7月,中国电科集团旗下太极股份入股金蝶中间件,购买后者21%的股份。


近两年来,国产IT企业的发展速度正在明显加快。


“中国IT产业以前最大的难题是‘机会’,外企品牌构筑了太高的市场门槛,这使得中国IT企业几乎难以进入央企、政府市场,产业成熟度低也正是因为没有练手的机会。”多位国内IT企业高层告诉记者:“信息安全消除了这一门槛,国产厂商的性价比、服务、管控很快就得到认可。”据透露,“国产公司都是随叫随到免费服务,而Oracle的售后服务一小时收费8000元,且从工程师出门开始计算,以前比这还高。”


湘ICP备2022002427号-10湘公网安备:43070202000427号
© 2013~2019 haote.com 好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