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内资讯 > 索尼的手机业务:迷失在智能化时代

索尼的手机业务:迷失在智能化时代

时间:2015-10-18 | 来源:互联网 | 阅读:67

话题: 索尼

董敏认为,对于索尼等日系企业来说,其品牌美誉度以及对高端市场的掌控仍然具有全球范围内的优势。但随着消费电子业务的衰败,诸多日系品牌陷入泥潭,承受着巨大财务压力。而随着全球互联网化的大潮,其在传统硬件制造上的优势正在减弱,对于智能化等体验又创新不够,而对产品和营销策略的调整不够灵活,这些都使得日系企业改善经营质量变得困难。

而在消费电子产业观察家梁振鹏看来,索尼一直在错失好的发展机会:2005年前后,电视产业从CRT时代进入液晶时代,在这场转型之中,索尼落伍了,而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内容生产上;2010年前后,索尼入股三星的一家液晶面板企业,这是补齐上游液晶短板的一次机遇,但后来索尼又直接退出了相关股份;2012年前后,电视、手机等领域进入智能化时代,刚开始时索尼无动于衷,等到奋起直追时才发现已经落后一步。

而这背后的症结是:决策链条过长及日益低下的管理效率;不适应互联网时代,对终端消费市场反应迟缓;产品创新能力的衰退和核心技术竞争力的衰退。

索尼复苏希望何在

作为日系品牌的代表,索尼产品凭借其先进技术和精湛的工艺、设计,曾俘获过大量的忠实粉丝。不过,如今如同其他正在衰退的日系品牌,索尼走向了低谷,迷失在更注重消费体验和创新的时代。

不过在这个撤退途中,日系企业的表现也开始分化。

以松下为代表的一部分日系老品牌,开始焕发新生。在构造改革、B2B转型之后,松下已经在2013年扭亏为盈;而更多的日系品牌依然在为实现盈利而苦苦挣扎,改革、出售、剥离成为无奈选择。

事实上,在2012年平井一夫入主索尼后,便开始对索尼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他迅速宣布实施“一个索尼”架构,重点放在通讯和各个碎片化部门的联合决策上。在电子业务方面,移动、游戏和影像产品成为三个重点。在此期间,他相继裁掉数千名员工,出售VAIO电脑部门,剥离过时的电视业务,并重组了智能手机产品线。虽然智能手机的表现还不尽如人意,不过传感器设备部门的悄然崛起给索尼带来了一丝希望。


湘ICP备2022002427号-10湘公网安备:43070202000427号
© 2013~2019 haote.com 好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