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专业度的具象化表现
刚才讲了很多,但总体来说还是偏理论,还是让人摸不着头脑,虚幻的概念最大的优势在于它的颠簸不破和四平八稳,谁也揪不住它的小辫子。但这不是我的风格,更不是我写这篇文章的初衷,我希望的是抛砖引玉,给大家带来一些真正意义上能直接使用的东西。所以,接下来,我们来些“干货”,玩点简单粗暴的……
根据阿里巴巴目前的产品开发流程,交互设计是大环节中的一个小点,抛开杂乱的干扰信息,单纯考量交互设计师在过程中的参与度,我们就能得到一个理想化的交互设计行为流:
流程没什么好讲的,更没什么好争辩的,无非也就是增加一个、减少一个、偷换概念、细分归纳之类的忽悠。我这里想和大家分享的是流程中每个环节的专业输出物,我有一个激进的想法:如果某人能精准的完成某些公认的标准化输出物,那他99%可以被称为是一个“专业”的75分交互设计师了,剩下的1%,也许是拼RP……
这里,我先简单交代一下即将涉及到的流程节点、对应输出物的图形色块的代表含义。
1)流程环节说明:
2)流程环节各输出物说明(如图1.5):
在我看来,一个专业的交互设计师,在一个理想化产品设计的过程中,有一些是属于必须的输出物,有一些属于最好有(推荐)的输出物,还有一些属于可有可无的输出物。同时,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和参与角色的分工情况,存在一些交互设计师可能需要负责的输出物,具体细节我将在下面逐一介绍。
1)需求获取阶段:
此阶段通常来说会由PD等外部资源发起,输出物主要是FRD文档和时间计划文档,用以描述问题、提出初步目标,假想可能的解决方案、预估资源并梳理时间计划等。当然,对于从UED内部发起的项目,这两部分的输出也可以由交互设计师完成,属于可能责任输出物;
2)需求分析阶段:
历史数据的关注和分析阶段,基于项目本身,要针对竞争对手、行业现状等做详尽的收集和分析,其中的关键考核点是要做必要的头脑风暴,获取发散而全面的信息集合。在此阶段,竞争分析报告和头脑风暴输出物是交互设计师专业度的重要表现。
湘ICP备2022002427号-10湘公网安备:43070202000427号
© 2013~2019 haote.com 好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