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来讲,就是任何事都可以总结出一个结论(结论先行),然后这个结论由三至七个分论据支撑,而这些分论据又本身也可作为分论点,如此延伸下去,犹如一个金字塔。
背景-冲突-问题-解决方案。
从这个核心的思维模式下我们可以延伸出很多种内容结构,例如:
标准式:背景→冲突→问题→解决方案
开门见山式:解决方案→背景→冲突
突出顾虑式:冲突→背景→解决方案
突出信心式:问题→背景→冲突
这几种同的内容结构也就造就了不同风格的内容,一般来说标准式是我们用的最多的。
① 一篇文章只有一个结论-结论先行
② 任何一个层次的分论点都是其下一个层次的概括,这里要提到一个极高的要求MECE,即彼此相互独立且不重叠,但是合在一起完全穷尽不遗漏。没有遗漏才能保证万无一失,没有重叠才能保证效率最大化。-上下对应
③ 每组的论点必须属于同一个范围-分类清楚
④ 每组中的论点必须按照逻辑顺序组织-排序清楚
好了,说了这么多「金字塔原理」的理论知识,我们来看看这个原理能用来做什么,解决什么问题。
概括来说,「金字塔原理」可以帮助我们想清楚,说明白。
用途一,写作,依据「金字塔原理」的思维模式,将整件事的背景交代明白后,开始阐述你发现的矛盾冲突,然后开始罗列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最后一个华丽的转身给出解决方案,一个伟大的文档就这么诞生了,真是妙哉。
用途二,思考,思考的严谨其实是为了表达的出色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依据从上至下、理论分散且各自支撑观点的原则,将金字塔在自己的心里搭建起来,刚开始我们可能造不出埃及金字塔那样的杰作,但是造一个小土包肯定是可以的,思维逻辑的锻炼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你懂的。
用途三,解决问题,产品经理天天都在解决问题,为产品解决问题,通过产品为用户解决问题。你依靠从下到上的顺序,然后收集出你的观点的论据,总结出你的观点结论。搭建一个稳固结实的金字塔。注意,「金字塔原理」也可以反着用,不仅仅是从上到下。
湘ICP备2022002427号-10湘公网安备:43070202000427号
© 2013~2019 haote.com 好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