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家巨头不仅影响着互联网的格局甚,至左右着互联网的经济模式。
在互联网屌丝经济早已被三家掌控情形下,就不难理解,为何屌丝经济模式的互联网公司频频被其收购了。而就算量级较大的细分行业巨头,都难逃被操控合并的命运。
所以,在BAT巨头的挤压之下,多数互联网创业公司感受到了所谓的资本寒冬。想要度过寒冬,如何绕过屌丝经济这一道槛成为至关重要的一环。
“得屌丝者的天下”的误导
“得屌丝者得天下”一直被业内奉为圭臬。
但这场寒流,其实本质上就是屌丝经济衰退甚至崩溃的一种表现。很多企业即使得到了屌丝者如何盈利依旧是个问题。
互联网江湖里,用户数千万奈何不盈利的产品比比皆是。当下感受到资本寒冬的公司,多数都正深陷服务于屌丝用户的导致的无穷尽的价格战当中。
哪怕继BAT之后,最为成功的小米模式,虽然因为信奉屌丝经济而在短期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但也因此陷入了低价泥潭,后继乏力,开始逐步走下坡路。
CNNIC每年的数据都表明,大部分网民都是年龄低,大部分网民都是收入低,大部分网民都是学历低。而这些大多数,被野蛮粗暴的统称为屌丝。
屌丝被看成是中国互联网的基本群众,所有的互联网想要获得产品流量,就要降低身段,讨好拉拢,投其所好,与之共舞,这几乎成为了互联网制胜的第一要义。
也许在游戏的领域,这种决策没有太大问题。但在更多的领域里,得屌丝者得天下的理论是不是成立的,因为很多产品获取这些用户后的转化率常常都是惨不忍睹。
同时,得屌丝者的天下的大行其道,也导致了现在互联网产品普遍没有个性,不够有趣。
因为他们信奉用户就是上帝,用户要什么就给什么,不管这是否合理与否。要低价就给低价,哪怕是亏本赚吆喝。然后虽然用户有了,可是自己却陷入绞尽脑汁降低成本的问题中。
而因为成本问题,产品所能提供的服务也必然会打折扣,着等于陷入了一个非常不好的循环。在这种情况之下,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也可想而知。
湘ICP备2022002427号-10湘公网安备:43070202000427号
© 2013~2019 haote.com 好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