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内资讯 > 电商平台频曝售假:严打之下仍然猖獗

电商平台频曝售假:严打之下仍然猖獗

时间:2016-01-04 | 来源:北京商报 | 阅读:89

话题: 电商 阿里巴巴 京东

成为第三方电商平台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日前,国内最大时尚电商平台唯品会对争议做出回应,向消费者先行垫付商品价值10倍补偿。为了保证利润,开放平台是电商巨头的一致动作,然而管理的难度远大于自营。从表面看,售假源于第三方平台商家违规成本低,在这背后则是电商平台作为利益相关方态度暧昧。相比于大型商超的供应链,电商渠道存在太多小型供应商,这是造成第三方平台售假的根本原因。

涉假频发

在某海淘网站上花2万“大洋”买了一个名牌包的李明(化名)收到商品后心里打起了鼓,“这包看起来像假冒商品”。最终,身在上海的李明把包快递到了北京某朋友处,经过经验更为丰富的朋友和专柜工作人员“检验”,该包是假冒商品。不过,没有一个人能给她出具检验报告。这就意味着,在与商家理论中,她仍然“理亏”。

此前,据媒体报道,有消费者称在唯品会店庆促销活动中买到的名酒疑似为假冒产品。随着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反映,唯品会日前给出官方声明:公司已经联系购买此商品的903名消费者进行退货退款,对已退回的商品进行封存并移交有关部门进行调查和鉴定。唯品会表示,除了对消费者进行商品价值10倍补偿外,已永久停止与该供应商的合作,并已主动向警方报案。

其实,搜索各大电商网站可以发现,每日都有大量消费者抱怨平台售假,尤其是与第三方商家争议最多。

违法成本低

不仅是电商平台,整个零售业都面临假货问题。不过,不同于传统零售业,违法成本过低使得电商平台深陷假货泥潭。

据知情人士向北京商报记者介绍,资质对于平台商家而言并无太强约束力,“不同于传统零售业由品牌商直接开店,入驻电商平台的更多是中小型贸易公司”。据该知情人士介绍,一些贸易公司只有四五个人,通过各种渠道拿到“资质”后开始在网上卖,甚至通过掺假等手段售假,即便被平台查处后也通过更名或换个平台接着卖。


湘ICP备2022002427号-10湘公网安备:43070202000427号
© 2013~2019 haote.com 好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