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内资讯 > 阿里对社交如此热心,是在下一盘大棋

阿里对社交如此热心,是在下一盘大棋

时间:2016-02-03 | 来源:虎嗅网 | 阅读:132

话题: 阿里巴巴 腾讯

但这种情况在当下发生了一个变化,那就是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应该说这一领域是马云长期战略的一部分——从互联网商业向互联网金融的过渡,是一个很自然的路径。为此马云甚至不惜和雅虎撕破脸把支付宝独立出来,也是看中了这块市场的前景。但他没想到的是,原本受制商业资源短板的腾讯,在做互联网金融的时候恰恰没有了这一缺陷的制约,立刻和阿里平起平坐甚至弯道超车。原本互联网金融已是马云囊中之物,就想着怎么慢慢颠覆传统银行的时候,腾讯硬生生杀了进来,自然让阿里惊出一身冷汗。

淘宝的江湖:海量用户如何互动?

社交的巨大威力,行业内其实都有共识。即使不直接做IM,增加社交元素,做“轻社交”,对产品增加粘性、提升活跃也是非常有好处的。

淘宝(包含阿里旺旺)是阿里旗下流量最大的产品,也承担了很多阿里社交化实践的任务。淘宝中其实不缺社交化元素,比如非常重要的用户评价,就是社交内容。

淘宝曾经推出淘江湖这样的SNS产品,希望通过熟人圈子来解决产品推荐的问题。但这个产品忽略了一个问题就是熟人圈子没法解决商品推荐最关键的问题——数据稀疏。通俗一点说就是我想买的东西我朋友未必会买,适合我的产品未必适合我的朋友。这就导致一方面推荐没什么参考性,另外也没有什么能够维系社交关系的价值。同时,大量无效推荐也伤害了淘宝的用户体验。淘江湖失败之后,淘宝在社交方面的动作一直非常谨慎。

近两年,在美丽说、蘑菇街这类社交电商崛起之后,人们发现,以兴趣聚合用户,以意见领袖买家和专业编辑为中心进行社交推荐,是电商领域比较可行的社交路径。现在,淘宝也主推“买家秀”这类社交关系很弱的产品,而不再触碰熟人关系的复制。

淘宝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还是自身商品数量过于庞大,要解决商品推荐问题,社交只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工具之一。未来淘宝的实践也应该围绕解决自身问题来开展,而不是以对抗腾讯为目标。从商品主题出发来构建弱社交关系应该是淘宝社交的发展法则,比如推出基于商品细分类别的论坛等。


湘ICP备2022002427号-10湘公网安备:43070202000427号
© 2013~2019 haote.com 好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