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内资讯 > 视界不同,世界不同

视界不同,世界不同

时间:2016-02-22 | 来源:南极圈 | 阅读:150

话题: 南极圈

如果你够敏锐,有好奇心,这些资料藏的都不深。


思考题:如果你需要做一个品牌推广,基于什么原则设计该品牌的表情包并如何启动推广路线。


4、天天看新闻,看媒体,看各种文摘


大部分看的是正文,哎呀,这都啥事和啥事啊。

然而,敏锐的人会看到,唉,这么low的广告怎么又在底下出现了,等等,为啥这个广告一直出现,看来能赚钱??


思考题:你知道什么类型的广告主适合什么类型的媒体么?


5、很多人玩游戏,乐此不彼


大部分人看的是,这游戏怎么升级,怎么能变得更强。

敏锐的人看的是,这游戏在吸量上是怎么设计的,适合什么人群;付费点怎么设计的,针对什么用户心理,对非人民币玩家,小人民币玩家和大人民币玩家的平衡是怎么设计的。


思考题:其实前文提到了,如何快速评估一个热门游戏的收入能力和核心付费人群。


以上仅是一些最常见的例子,所以就存在这个情况,唉,他也在天天玩游戏,也在刷朋友圈,我也是,为啥他创业成功了,我还是一个月几千块。 这个,你只看表象,后面的真不一样。


 日常工作也是同理


你天天给老板写报告,分析数据,老板要啥你做啥,这是一个常态;但是你对每个数据都好奇,都深究,对数据的变化追根问底,你的体会就会远远高于前者。


你做客服,把问题罗列出来扔给产品和运营,这是一个常态;你通过反馈分析客户的特征和心理诉求,然后整理出产品或运营优化的思路和方案,当然,很可能是不成熟的,被批一顿的,没关系,你知道哪里不成熟,为什么被批,这不也是一种成长么。


你做市场,组织各种营销活动,钱也花了,效果也打出去了,你觉得任务完成,蛮好蛮好,这是一个常态;你深入追踪把合作伙伴花钱的细节和效果跟踪的细节咂摸透,更深入知道不同渠道,不同投放效果,不同合作伙伴的投入转化比,知道哪里的钱效果最好,哪里的钱其实浪费了,你这样下去境界和进展肯定比前者高的多。


你做技术,把代码提交了,bug解决了,任务完成了,蛮好蛮好,这是一个常态;但你写代码的时候多想几个为什么,这个需求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其产品形态中的哪些诉求是可以深挖的,哪些是可以简化的,哪些未来是需要考虑扩展的,哪些是权宜之计不用太费精力的,多想一些你的职业道路就会宽一些。


湘ICP备2022002427号-10湘公网安备:43070202000427号
© 2013~2019 haote.com 好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