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40%特效箭筒,相当于比30%特效箭筒多一个5%增伤词缀。
本人抢先命名为先触增伤。
注意:此词缀小于30特效攻击次数增伤,小于一条戒律,小于10暴击,小于15技能伤。但大于9戒律洗12,大于8暴击洗10,大于15攻速洗20,大于10技能伤洗15,大于最渣敏捷600+到最高敏捷1000的差距。
比如你的箭筒是38%特效,你可以把它当做比30%特效多一个4%先触增伤。
注意:此5%收益是变动的。
当越是打低层,走位越频繁,则此收益变大。尤其是单刷时,收益较大且略微灵活舒畅些。当走位越不频繁,收益变小。
习惯输出距离越大,此收益变大,习惯输出距离越小,此收益变小。
当BOSS为站桩怪时,收益变小(如纲目,石头人)。当BOSS较灵活,辅助控制不利时,收益变大。(如血喉,酷乐)
第二:群怪模型
G大的表格中,都是单怪模型。而在实战中,情况是比较复杂的。
这里主要说下高层队伍。
高层组队中,多以打群怪为主。残血精英除了极为特殊的词缀,豆角都是可以直接拖到下一堆怪的。
因此,电球的攻击次数不能按照单体小体积怪物来计算,反而是趋向于大体积甚至超大体积怪物。比如,第一堆怪直径25码,第二堆怪直径35码,第三堆怪直径18码……
而且,从整场15分钟来看,攻击次数的变动并不是严格分档,而是趋向于平滑分布。BOSS体积也可加入平滑分布模型。
那么,平均怪堆体积以多大范围计算合适呢?之前在烈火银河范围伤的讨论中,很多人表示,难以有效聚怪在半径10码之内的。这一点我非常同意。根据我个人经验,一般推进度怪堆是直径是大于30码的,算上单BOSS和残血精英的情况,怪堆范围可看做直径25-30码。这个距离大于大型怪而小于特大型怪。
这里, 我犯了一个错误,感谢版主SINBOW指正。
从整场大秘的总过程来看,平均收益跟怪的体积是无关的。
暗黑3 V1.0 安卓版 78 MB
下载
湘ICP备2022002427号-10湘公网安备:43070202000427号
© 2013~2019 haote.com 好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