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内资讯 > 调查:去年网络诈骗报案数量同比增长3.5%

调查:去年网络诈骗报案数量同比增长3.5%

时间:2015-07-13 | 来源:中国青年报 | 阅读:123

话题: 网络诈骗

退款欺诈在2014年“异军突起”,其主要形式是:骗子冒充卖家,通过电话,聊天工具等方式(以电话为主)与刚刚完成网购的用户进行联系,谎称其刚刚购买的商品出现交易异常,并在“指导”用户进行交易异常处理时,诱骗用户进入钓鱼网站并进行支付操作,最终骗取用户钱财。

通过对北京市一季度4920例案件进行统计,报告指出,在普通个人电脑用户上受骗的骗局当中,来自社交工具和电商网站的同占37.2%,并列第一;在手机用户遭遇的骗局里,诈骗短信、钓鱼网站占了前两位。此外,北京警方透露,假微信公众号、藏木马的二维码、P2P(互联网金融点对点借贷平台——编者注)跑路三类新型骗局受害者众多。

侵害网民财产和个人信息安全的网络犯罪行为日趋猖獗,是不是年轻人比老人更有分辨力?人人网今年3月公布的对90后大学生网上消费调查显示,61.5%的90后遭遇过消费欺诈问题。此次报告显示,受骗者中,90后所占比例超过一半,达到52.2%;80后比例为36.8%;70后更少一些,为7.8%。也有65岁以上老年人受害,只是人数只有5个。这也意味着,老人们虽然比较容易上当,但他们往往还是在传统的诈骗领域里遭受欺诈。

个人信息泄露是网络诈骗发生重要原因

报告指出,网络诈骗案件频频发生的背后是互联网上日趋严重的病毒木马、钓鱼网站、网络攻击、骚扰电话和垃圾短信等恶意行为以及频繁发生的信息泄露等网络安全事件。

报告显示,2011年至2014年,各类网站泄露的网民个人信息多达11.2亿条,内容包括姓名、电话、住址、上网账号、银行卡密、身份证号码等多种用户隐私信息。而在其监测到一个黑客控制的钓鱼网站管理后台上,仅3天时间,就有480多位用户在该网站上提交了个人银行卡密、电话和身份证等信息。

大量个人信息的泄露进一步助长了各类网络诈骗的流行。2014年,媒体接到的23057起各类网络欺诈报案中,与个人信息或账号被盗相关的各类网络诈骗多达2863起,比2013年的1395起增长了两倍多。


湘ICP备2022002427号-10湘公网安备:43070202000427号
© 2013~2019 haote.com 好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