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的来说,二十年前的“下海”基本靠的是胆量,凭借对物质的原始渴望奋力拼搏。如果还有什么,可能是靠点儿情商,因为办很多事都要“靠关系”,如果你善于组织巨大的社会资源,往往能获得极大的财富和地位,知识和智慧的作用反而不明显了。
环境越来越好,“创业”反而变得更难?
今天的创业不同在哪儿?首先,社会环境发生了逆转,从一种短缺经济,变成了需求高度满足的时代。如果你还想靠简单劳动或者复制、照搬来做,一定是没机会的。其次,创业环境变得更复杂,信息爆炸,“摸着石头过河”的方法论已经过时,不能再依靠关系,社会从“资源聚集型”变成了“智慧聚集型”——只有做出好的“产品”,金钱、人脉才会主动向你靠拢。于是从“下海”发展到“创业”,对个体的要求也就更高。尤其是批判主义的理性,以及克服贪婪的本性,不断做减法,能够聚焦在一些有创造性价值的事情上。当下的创业不是简简单单的满足需求,而是通过独特的思考和创造能力,将需求进行升级,寻找新的价值生长点,甚至打破原有的产业链。
就以咖啡馆为例,2010年前后有一批互联网咖啡馆起来了,比如车库、3W等等,现在有的发展得不错。但如果今天再有人找我投咖啡馆,我多半会让他打住。前一批的创业咖啡馆或者孵化器,是在适当的时间点上进行了带有创造性的尝试,不管是有意,还是无心,获得了今天的成就。但你得知道,时机是稍纵即逝的,当你看到别人成功时,也就意味着你做同样的东西,基本上等于失败。因此只有不断地运用理性思维进行批判性的创新,哪怕只是一个很小的闪光点,比如互联网招聘里的拉勾,就是从原先大家都站在招聘者的角度,一下跳到了应聘者这一边。还有我们之前投过的P2P人人贷,宏观政策上一定有界定不清出的地方,当时互联网金融还不火,那么多人不敢投,我们投他的原因,就是认为能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让“有钱”到“用钱”的路径缩短,二是能让民间借贷变得标准化。其实从大方向上看,好的互联网创业项目基本都具备这些特征。
湘ICP备2022002427号-10湘公网安备:43070202000427号
© 2013~2019 haote.com 好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