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内资讯 > 有了这五样 你的硬件也可以“智能”起来

有了这五样 你的硬件也可以“智能”起来

时间:2015-08-24 | 来源:电科技 | 阅读:142

话题: 电科技


还有一些听起来就十分”智能“的控制手段,如手势识别、触摸屏、语音、体感控制等。实际上,绝大多数采用这些方法的智能产品厂商并不具备这些技术的研发能力,而是直接借用了第三方的配件、芯片或者SDK。从市面上看,目前采用这些控制手段的智能产品应该是智能音箱。这或与其未来智能家居入口的定位有关。


值得一提的是,苹果近日宣布正式加入NFC Forum,参与开发未来NFC标准。此前,苹果主推的iBeacon技术已经在室内定位领域得到较好的应用。此次苹果的助力或将进一步推进NFC移动支付功能在全球范围内的应用。在国内,主打支付的某品牌手环就是利用了此项技术。与远程支付相比,NFC支付过程无需联网,安全性更高。


控制方式的升级实际上是控制信号的拓展,依托于通信技术的发展。


四、实现数据采集


有业内人士曾表示,智能硬件是几大互联网技术趋势的产品体现。大数据就是其背后的一大趋势。因此,数据采集也是作为数据入口的硬件产品的一大”智能“体现。


这一特点在主打医疗健康方面的产品上体现得尤为明显,比如智能手环、睡眠检测器、儿童/女性体温检测器、智能内衣等。各种传感器体积的减小和精度的提高是此类产品得以实现的基础。


五、功能叠加


另外,还有一些产品通过添加”额外功能“来实现”智能“。比如带存储功能的路由器、带移动电源功能的存储器、带运动手环功能的耳机、带视频功能的音箱等。


以上这些特征,主要是针对由传统产品演变而来的智能产品而言的。商家通常在商品原有名称前冠以”智能“两个字以示区别,比如”智能灯泡“、”智能水杯“、”智能背包“等等。但智能本身并没有明确的特征限制,因此消费者并不能从名称上很好地了解商品究竟是在哪个方面做了”智能化“的升级。


不知道是商家是想借”智能“噱头还是有意混淆”智能“的概念。当”智能“二字泛滥,这种看似高大上却不能体现产品实际特色的命名方式可能已经不再明智。


湘ICP备2022002427号-10湘公网安备:43070202000427号
© 2013~2019 haote.com 好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