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内资讯 > 从赶集到去哪儿,商业社会需要理想吗?

从赶集到去哪儿,商业社会需要理想吗?

时间:2015-10-27 | 来源:Leiphone | 阅读:159

话题: 美团 58同城 赶集网

这半年合并类的事情实在比较多,58和赶集、美团和点评,现在又有去哪儿和携程,这种合并的事情确实会对既有行业产生影响,但这篇文章不是说这个,而是想借着这话题,探讨下更本质的问题,比如组织与组织归并时的前提、脉络和后果。

理想有害健康

当下理想无疑是被过度消费了。不管实际出发点实际是什么,每个人做的事情往往会被包装成理想主义者的一种实践,因为这收益比较明显,但没什么成本。

实际上如果给各种组织分类,那确实会有两种极点状态:一个点是理想主义的;一个点是纯利益导向的。当然现实里更多的组织会介于两者之间,但偏于后者。

一般来讲有理想往往被认为有更好,但实际上不总是,理想可以说更有格调,但和好坏是非与否没有直接关系。希特勒其实是理想主义者,也符合很多传统上对“清官”的期望,但无疑的希特勒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伤害。有理想,则容易认为自己完全正确,进而不容易折中;纯粹的追求利益看似无原则,但过于凶猛的碰撞却可以避免,因为那样对任何一方都是巨大的损失。这意味着坚定的相信某种终极价值标准,这种价值标准如果无从验证,只是相信与不相信,那这种组织间事实上会导致无保留的碰撞,而这种碰撞事实上却可能毫无益处,从这个角度上看理想其实有害健康。西方尝试解决这问题的最早尝试可能是1635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并购或者合并存在的前提正是因为大家不是纯粹的理想主义者,这样在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就会出昨天拔刀相向,今天握手言欢的怪诞局面。

这其实折射出了企业这种组织的一个深层次矛盾:没有一种形而上的价值观,不足以凝聚把众多成员凝聚成组织,但偏偏这种本应超然的价值观或者说理想必须是有价格的。

即使是管理大师如德鲁克其实也是困于这个问题,他曾经打过一个比喻说:利润之于企业恰如水之于个人,没有利润企业无法生存,但企业的生存却不是为了利润,恰如人生之目的肯定不是为了水。这无疑是提升企业这种组织的格调的,为当事人留下了非常大的空间,让有成绩的当事人觉得自己不只是在赚钱。但实情显然并非如此,在一个高频变化、竞争日趋激烈的世界里,德鲁克的表述显然只能是一种幻想,理想的成分在大多的企业里是极为有限度的。


湘ICP备2022002427号-10湘公网安备:43070202000427号
© 2013~2019 haote.com 好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