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内资讯 > 血肉横飞的国内手机市场 中小品牌如何夹缝中求生

血肉横飞的国内手机市场 中小品牌如何夹缝中求生

时间:2015-12-18 | 来源:钛媒体 | 阅读:141

话题: 智能手机 国产手机

年关将至,竞争惨烈的2015年中国手机市已进入收尾阶段。如果回顾全年,国产手机主要呈现以下几大特点:

1、新产品密集发布。“周周有旗舰,天天有新品”可以概括中国这一全球智能手机竞争最为惨烈的市场现状。甚至在5月的北京,出现了一天有三场发布会,媒体连续跑会的“奇观”。

在国内手机市场增长到达“天花板”背景下,厂商们寻求增长只能挖角竞争对手市场份额。一款旗舰产品的生命周期甚至缩短至3-4个月,这也使得国产手机企业一方面拼命发新品“刷存在感”,另一方面手机发布会也办的越来越像演唱会意在“搏出位”。

2、千元机市场被彻底杀成血海。当联发科Helio X10/高通615处理器+3GB RAM+1300万摄像头+金属后壳+指纹识别这类配置集体出现在千元级新品之时,已说明国产手机市场已进入最惨烈的洗牌中后期。

中国移动原董事长王建宙近日也忍不住跳出来,称“五千多块钱的手机跟一千多块钱的手机在功能上真的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从配置和定价上来看,完全是拼掉自己利润,同时至对手于死地的“七伤拳”。用户吊足了对千元以下产品的胃口,同时也将过去定价在1500-2000档位的产品拉下苦海。

3、线下渠道成为必争之地。在懵懂拼杀数年后,大多数国产手机企业猛然发现,其实并没有单一的“互联网手机品牌”,其始作俑者小米实际上其超过6成出货量也都依靠线下完成,并且如没有线下渠道的产品溢价,也就不会有线上渠道的用户“抢购”。

在运营商三年连续降低补贴的大趋势下,几乎所有国产手机企业都计划在2016年力拼线下渠道。

那么,在“血肉横飞”的国内手机市场,新品牌和中小品牌是否还有搏杀及存活机会?

这个答案应该是肯定的,因为国内市场还有足够的人口红利,还有全球换机最为频繁的用户群,还有近7成的非4G用户,还有每年超过4亿部的成熟换机市场。对于新品牌和中小品牌来讲,惨烈格局之下更需要慎重选择竞争策略,避免进入巨头搏杀的血海市场:


湘ICP备2022002427号-10湘公网安备:43070202000427号
© 2013~2019 haote.com 好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