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标配的行情、k线图肯定是有的。
那么针对性的竞品可能会有:(都不分先后)
针对策略:智投、金贝塔、牛股王、优顾、股票赢家、股票雷达、股市热点、百度股市通、雪球、云财经等等懒的写了…
针对实时直播:财联社、华尔街见闻、云财经、自选股等等懒的写了…
针对基本行情k线:同花顺、大智慧、东方财富、各券商自己app等等…
针对某些场景:投资赢家、股票赢家、股票高手、心跳投资、炒股公开课、问财等等….
针对某些功能:音频类软件、阅读类软件、投资理财类软件…
3、没有明确竞品分析怎么写
这个和第2点有直接关联。
从上文的例子来看,一个对象是某个功能、一个对象是整个产品。
那么对于某个功能的竞品分析来说,主要分析的可能是这个功能在各个产品中如何UI交互设计、用户对其反馈如何、是否有增加活跃度等等。
对于整个产品的竞品分析来说,主要分析的可能就是整体商业/赢利点情况、整体交互UI、整体功能迭代情况、整体运营等等。
可以发现,不同的竞品对象写出来的竞品分析是千差万别的。
4、没有明确竞品分析的程度
这一点是和竞品分析的目的有很大关系的,直接影响到你分析的丰富程度。
从上文的例子来看,我的目的不过是“看看还有哪些产品是有这个功能”,并没有想知道这个功能会给这个产品带来什么样的结果、这个功能用户用户会不会买账、有了这个功能之后用户之间的关联是不是更强了等等。
举个例子:(恩,这个例子略牵强,因为饿的)
目的:
我家太后做了碗豆花,她让我试下是甜的还是咸的;
不同做法:
1、我试了一口,发现是咸的,禀告太后说是咸的——太后满意,结束;
2、我试了一口,发现是咸的,然后我用各种方法算出太后大人放了多少盐、放了多少酱油,最后禀告太后说是咸的,并且你放了Ng盐、Mml酱油,快夸我厉害!——太后翻我白眼,我卒;
5、没有明确竞品分析的时间
这一点和第4点的丰富程度有关系。一定意义上来说,丰富程度大的,时间需要的长;丰富程度小的,时间需要的短。
湘ICP备2022002427号-10湘公网安备:43070202000427号
© 2013~2019 haote.com 好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