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直白一些,我们可以虚拟一个互联网公司的案例来看看其财务本质:假设该互联网公司在上市前已经烧完了所有的投资,账面净资产为0(并不是没有这样的先例,比如Groupon和中国的58同城,在上市的时候净资产都是负值),更谈不上有什么市盈率。
假设它以估值10亿美元(上市前股本计算)上市,上市时净增发10%股本,则融入1亿美元现金,这样上市后它的市值是11亿美元(上市后股本计算),而账面价值是1亿美元,所以市净率是11倍——看起来还过得去。这样的互联网公司在美国股市比比皆是(现实案例如Groupon,上市前账面净资产-1500万美元,IPO价格对应市值120亿美元)。
另外,美国资本市场IPO时供给资本市场发售的股票有很大部分是老股转让。根据风投资本退出要求的不同,老股转让占新股增发0-200%不等,有时候大部分是老股转让,原有股东套现,少部分才是为公司融资。
比如阿里集团上市,到美国融资的218亿美元中只有84亿美元是给上市公司的,136亿美元都属于原有股东套现。这样套现的现金可能是公司上市前总账面价值(阿里集团上市前包括夹层负债在内,净资产为64亿美元)的几倍,而同时原有股东仍然持有大比例的股权。
如阿里集团净融资的新增股本不到发行后总股本的5%,而老股套现占发行后股本8.1%。上市前股东仍然持有发行后总股本的87%,总股本的发行市值达到近1600亿美元,2014年11月更是上升到2800亿美元。今后如多次再增发,上市前股东仍然可以保持绝对优势。
从64亿美元到1600亿美元再到2800亿美元,这正好生动诠释了美国资本市场在互联网领域的财富创造机制。
众所周知,中国小盘股的发行历来被高市盈率等“三高”问题所诟病。那么,美国互联网这样的发行方式,是否过高呢?
讨论公司IPO定价高PE是否“过贵”,可以从几个方面看:
一是是否真的是成长潜力好,现在不盈利但以后能盈利,而且随着盈利的增长,市盈率逐渐降低,回复到合理的水平(比如15-20倍),这样的话,定价的确不能算贵;
湘ICP备2022002427号-10湘公网安备:43070202000427号
© 2013~2019 haote.com 好特网